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研试题
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研试题一、A型题:1~120题。1~90小题,每小题1.5分;91~1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195分。1. 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,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A 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B 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C 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D 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2. 葡萄糖在肾小管腔间被重吸收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入胞作用 B 经通道异化扩散 C 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3.下列情况下,能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的是 A 增加细胞外液中NA+浓度 B 增大刺激强度 C 延长刺激持续时间 D 降低细胞膜阈电位4.红细胞在流经狭小毛细血管和血窦时不易被挤破,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此处的血流速度缓慢 B 红细胞呈双凹圆蝶形 C 红细胞内的黏度较高 D 红细胞的弹性较好5.下列凝血因子中,需要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是 A 因子Ⅴ、因子Ⅷ、因子IX、因子XI B 因子Ⅰ、因子Ⅲ、因子Ⅷ、因子XⅡ C 因子Ⅱ、因子Ⅶ、因子IX、因子X D 因子Ⅲ、因子Ⅶ、因子X、因子XI6. 心率过快时,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心室充盈期缩短B 心房收缩期缩短C 等容收缩期缩短D 等容舒张期缩短7.在体循环中,血压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的血管部位是 A 静脉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毛细血管8.哮喘发作时,1秒用力呼吸量(FEV1)/用力肺活量(FVC)的检查结果是 AFEV1减少,FVC基本不变,FEV1/FVC减小 BFEV1基本不变,FVC减小,FEV1/FVC增大 CFEV1和FVC均减小,FEV1/FVC基本不变 DFEV1和FVC均增大,FEV1/FVC基本不变9.肺泡内O2向肺毛细血管扩散,肺毛细血管内CO2向肺泡扩散的决定因素是A 气体的分子量B 气体的溶解度C 气体的分压差D 气体的扩散系数10.在给肺心病患者应用氧疗时,宜于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是 A 15%-20% B 25%-30%C 80%-85% D 95%-100%11.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引起胃幽门部胃泌素分泌的神经递质是 A 一氧化氮 B 乙酰胆碱 C 三磷酸腺苷 D 蛙皮素12.胆汁在小肠内促进脂肪消化与吸收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直接刺激肠上皮细胞吸收作用 B 胆盐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C 所含脂肪酸的脂肪分解作用 D 碳酸氢盐对胃酸的中和作用13.下列食物消化产物中,经小肠黏膜绒毛中毛线淋巴管吸收的是 A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脂 B 葡萄糖及其他单糖 C 各种氨基酸及寡肽 D 短链脂肪酸和甘油一脂14.下列情况下,呼吸商测定值接近0.7的是 A 长期饥饿而明显消瘦 B 酸中素 C 糖尿病 D 多食而肥胖15.下列情况下,可使肾小球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的是 A 快速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B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C 发生中素性休克 D 发生肾盂或输尿管结石16.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-的描述,正确的是 A与管腔膜上NA+-H-交换密切相关 B 重吸收量约占超滤液总量的1/3 C通过CL--HCO3-交换进上皮细胞 D 与小管上皮细胞分泌NH3无关17.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下降 B 交感神经兴奋 C 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D 醛固酮分泌增多 18、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 物象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 B 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C 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D 物象发生球面象差和色象差 19、若干EPSP总和后足以达到阀电位水平,神经之上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轴突末梢B 树突 C 胞体D 轴突始段 20、用左旋多巴治疗不能缓解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是 A 静止性震颤 B 肌紧张增高C 动作缓慢D 面部表情呆板 21、生长激素可以通过靶细胞生成某种物质间接促进生长发育,这种物质是 A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转化生长因子 C 表皮生长因子 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2、肌体在发生应激反应时,血中浓度明显升高并超关键作用的激素是 A FSHLH B GHRHGH C TSHT3 T4 D ACTHGC 23、胰高血糖素调节糖代谢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是 A 脑组织 B 肝脏 C 肾脏 D 骨骼肌 24、女性月经周期中出现两次分泌高峰的激素是 A 孕激素B 卵泡刺激素 C 黄体生成素 D 雌激素 25、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肽链中德结构是 A 二硫键位置 B 氨基酸序列C a-螺旋 D B-折叠 26、如果一个新分离的核酸成分碱基组成分为A=27,G=30%,T=21%,C=22%,这一核酸分子最可能的结构是 A DNA-RNA杂交双链B 单链DNAC 双链DNA D单链RNA 27、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 不可逆抑制 B 竞争性抑制C 非竞争性抑制D 仅竞争性抑制 28、调节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 A 异柠檬酸脱氢酶 B 丙酮酸脱氢酶 C 苹果酸脱氢酶 D 顺鸟头酸酶 29、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物质是 A 辅酶A B FAD C NAD D 生物素 30、乙酰COA出线粒体的机制是 A 柠檬酸-丙酮酸循环 B 苹果酸-天冬氨酸穿梭 C 羧酸循环 D a–磷酸甘油穿梭 31、下列物质中,促进脂肪酸β-氧化的是 A 丙酮酸 B 柠檬酸 C 丙二酰coA D 肉碱 32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增高的原因是 A ATP-ADP转位酶活性降低 BATP合成增加 C 解耦朕蛋自基因表达增强 D 细胞膜Na+,K+-ATP酶活性降低 33、在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 A 谷氨酰胺酶参与的脱氨基作用 B 嘌呤核苷酸循环 C 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D 转氨基作用 34、在嘧啶合成途径中,合成CTP的直接前提是 AVMP B ATP C GMP DVTP 35、真核生物体为解决庞大基因组复制问题的适应性机制是 A 循环复制B 双向复制C 半连续复制D多复制系复制 36、在DNA双链中,能够转录生成RNA的核酸链是 A 随从链B 模板链 C 编码链D 领头链 37、仅密码系摆动性的生物学意义是 A 遗传特异性B 维持生物表型稳定C 有利于遗传变异D 生物通用性 38、下列蛋白质中,具有锌指模序的是 A 转录因子B 膜受体 C 细胞转运蛋白D 酶 39、在经典的信号转导途中,受G蛋白激活直接影响的酶是 A MAPK BAC C PKC DJAK 40、下列血浆蛋白中,主要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是 A γ球蛋白 B 白蛋白C a球蛋白 DB球蛋白41、男性,16岁,左手烫伤,红肿,少数水泡,无感染,经治疗痊愈,局部皮肤组织的病理表现为:A 正常皮肤 B纤维瘢痕形成C 皮肤附属器破坏D 毛细血管增生42、下列选项中,不属于化生的是 A 子宫内膜中出现鳞状上皮 B 胃黏膜内出现肠上皮 C 舌根部出现甲状腺组织 D 气管内出现鳞状上皮43、下列炎性介质中,引起发热的是 A IL-8 B 缓激肽 C 前列腺素D NO44、下列肝细胞坏死中,属于凋亡的是 A 桥接坏死B 嗜酸性坏死C 点状坏死D 碎片状坏死 45、女性,73岁,下楼梯时,不慎摔倒,股骨骨折,行手术内固定时,突然呼吸困难,紫绀,血压下降,全身抽搐,昏迷,抢救无效死亡,尸体解剖,肺血管内最可能发现是 A 血栓 B 角化上皮C 脂滴D 空气46、下列选项中,不属于遗传性肿瘤的是 A 神经纤维瘤病B Li-Fraumeni综合症 C 纤维瘤病 D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47、女性,58岁,左乳腺外上象限肿物,直径约2cm,组织学检查,肿瘤细胞小,在纤维组织中排列成单排细胞,浸润周围脂肪组织,应诊断为 A 浸润性导管癌B小叶原位癌C 浸润性小叶癌D 导管内癌 48、扩张性心肌病内膜检查不包括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心内膜增厚 B心脏重量增加达500-800g C 两侧心腔扩张D二尖瓣、三尖瓣关闭不全 49、对红斑狼疮性肾炎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 免疫复合物沉积 B 系膜增生 C 基府膜增厚 D苏木素小体 50、与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形成关系密切的细胞是 A 成纤维细胞B 内皮细胞C 平滑肌细胞D 单核细胞 51、弥漫性肺泡损伤的早期病理改变的是 A 肺充血和透明膜形成 B 肺纤维化 C脱屑性肺泡炎D 肺大片出血 52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变化的主要指标是 A 心脏重量增加可达850g B左心室肥厚 C 肺动脉瓣下2cm外 右心室壁厚超过0.5cm D 三尖瓣关闭不全 53、下列选项中,符合BurkiEE淋巴瘤的叙述是 A 与EB病毒感染无关B 老年患者多见 C T细胞淋巴瘤 D 国内多见 54、符合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是 A 血管周围洋葱皮样改变 B 急性小动脉炎 C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D血管内膜增厚 55、下列肝细胞病变中,与肝硬化形成最相关的是 A 碎片样坏死B 大块坏死 C 桥接坏死D 灶状坏死三、X型题:151~18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6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A、B、C、D四个选项中,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,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。152.下列生物活性物质中,能促进生物合成的有 A 甲状腺激素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雄性激素 D 雌性激素153.下列情况中,能使全身或局部组织液增多的有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右心衰竭 C 局部炎症 D Ⅰ型过敏反应155.下列结构中,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 A 血管纹 B 听骨链 C 咽鼓管 D 螺旋器163.炎症介质的作用包括 A 趋化作用 B 血管通透性降低 C 发热 D 疼痛165.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有 A 胶样型 B 隆起型 C 溃疡型 D 髓质型178.下列疾病中,需要早期、切开清创引流的是 A 蜂窝组织炎 B 破伤风 C 寒性脓肿 D 气性坏疽
页:
[1]